高長Clerklog//小兒科02

話說我的野望十篇是去哪了呢?磨蹭了10+天是怎麼回事......。可是最近真的好懶惰(打滾),每天都好想睡覺,怎麼辦捏~~。

另外不得不說,我比較愛小兒GI,好像在小兒GI的日子比較有活力,換了course,變得慢吞吞的,雖然看感冒是很重要的沒錯,可是我不是在RUN小兒CV嗎?每天看感冒是......?當然啦,哪來這麼多心臟病的小朋友,那也太恐怖了不是嗎,所以看感冒還是很重要的~~(慢慢踱步離開)。



小兒科的野望~

第二篇 小朋友又吐又拉怎麼辦、吃什麼、喝什麼?--AGE與ORS

這篇就偷懶短篇一點好了XD。小朋友吐,是上消化道的問題;拉,是下消化道的問題,兩個一起來,最常見的就是AGE(Acute gastroenteritis),也就是急性腸胃炎。簡單可以分細菌性和病毒性。細菌性的腸胃炎常會有血便、黏液便,而病毒性的腸胃炎則是水便。吐的東西如果只是食物,比較像是腸胃炎,但是如果有吐膽汁,或者吐一些咖啡渣渣樣的東西(提示有胃出血),就需要密切觀察。

補充水分,第一要務!
由於80%的水分吸收在小腸,所以對於嬰幼兒而言,一場腸胃炎就會快速脫水,補充水分是最重要的考量。那到底要用打的比較好,還是用喝的比較好?很多人有「打點滴比較好」的迷思,不過,答案是「對於輕到中度的脫水,用喝的跟用打的效果一樣」。所以如果沒有一直吐的話,應該趕快給小朋友補充水或電解水(Oral rehydration solution, ORS),但是不建議用舒跑或各種運動飲料代替。

WHO跟UNICEF建議的ORS成分:
  • 滲透壓;200-310 mmol/L
  • 葡萄糖:20g/L (111 mmol/L)
  • 鈉:60-90 mEq/L
  • 鉀:15-25 mEq/L
  • 檸檬酸:8-12 mmol/L
  • 氯:50-80 mEq/L
由於小腸中的水分吸收是需要葡萄糖與鈉共同運輸(co-transport),所以一定含量的葡萄糖是絕對不能少的。但是市售的運動飲料糖分含量太多,滲透壓過高,可能會讓小朋友拉得更嚴重,而且因為鈉含量不足,也不能幫助水分吸收。

有些家長會想把奶粉泡稀一點,或煮魚湯喝,同樣也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奶粉的鈉含量同樣也不足,對水分吸收還是沒有幫助。但是倒是可以用無乳糖的奶粉,因為感染造成小腸微絨毛斷裂,分布在小腸微絨毛上方刷狀緣的乳糖酶也被破壞,暫時會無法分解吸收乳糖,沒被分解的乳糖在腸道中增加腸道的滲透壓,也是造成水瀉的原因之一。不過等拉肚子好了,還是要換回來一般的奶粉,營養才會夠。

抗生素、止瀉藥,要不要?
AGE要不要打抗生素?如果是病毒型的一般來說是不用,Campylobacter也是不用,只有Shigella打抗生素有好處,而Salmonella甚至會讓病程延長。什麼時候要打抗生素呢?免疫功能差的小小孩可以考慮用抗生素。

一直拉要不要用點止瀉藥呢?老話一句,補充水分更重要!有時候一些細菌產生的毒素,還是要經腸胃道把它拉出來,所以現在也不建議使用止瀉劑了。

吃米湯嗎?
很多人多說吃米湯好,《本草備要》裡對於米(梗米)的記載是這樣:

甘涼,得天地中和之氣,和胃補中,色白入肺。除煩清熱,煮汁止渴粳乃稻之總名,有早、中、晚三收,晚者得金氣多,性涼,尤能清熱「陳廩米」沖淡可以養胃,煮汁煎藥,亦取其調腸胃,利小便,去濕熱除煩渴之功

許多中醫書籍也用米煮湯止瀉,米湯的功效應該很像ORS,除了含有澱粉,很容易可以分解成葡萄糖,還多了蛋白質、脂質,對於小腸修復很有幫助。不過網路上找來找去,都找不到關於米湯成分的分析,到底米湯勝還是ORS勝?真的不知道囉~。

如果水分補充夠了,就可以開始吃了,可以餵母乳、牛奶或吃一點稀飯。


補充,中醫看法
《傷寒論》中有一整個篇章在講「霍亂」,應該是最像AGE的疾病。

「問曰:病有霍亂者何?答曰:嘔吐而利,此名霍亂」。除了嘔吐、利,也可能發熱、頭痛、身疼、惡寒,一派腸胃型感冒的樣子,用方有桂枝湯、五苓散、理中湯、四逆散加人參湯、四逆湯等,皆不一定,其實太陽誤下的葛芩連湯也是常用方,中醫在AGE治療上,雖然無定方,但仍看得出來一個解表、一個理中的路線。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考後中,你的目標在哪裡?

國立中醫,有影無?

中醫為何為了「國立」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