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病從根治》--談自己學中醫的兩個問題



注意到這本書是因為幾位學長姐在網路上討論,旋即引發班上團購風。本著「上士聞道勤而行之」的精神,很快便入手閱畢。然而重新再思考則是因為寫「金匱要略報告」而有這樣的契機。


就這樣?

《萬病從根治》一書行文流暢,每個章節都以一個生活小故事做開頭,非常好讀,比之「名老中醫系列」簡直如小菜一碟。書中以「濕、火、寒、熱」,幾個中醫基礎學中大家背得呱呱叫的「病因」為主軸,把故事串接成書。讀畢後第一個想法是:「就這樣?」。

「就這樣?」這句話不只是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常從心裡冒出來,其實在上課、跟診過程中也不時出現這種疑問。第一個故事「濕毛巾」在講寒濕以及濕性趨下,第二個故事「孔明燈」在講火性炎上,第三個故事「濕衣服」在講濕熱病機。作者也簡單用幾味平淡無奇的藥物便把問題解決。到底是這個病案特別單純或者中醫「就這樣」解決問題?

在學習中醫的過程中,「寒、濕、熱」彷彿排列組合一般到處出現,好像任何問題只要對準病機就能迎刃而解,但為什麼一遇到真正的患者,想開藥試試自己的功力,卻捉襟見肘,是「治好了」還是「自好了」,都莫名其妙,很明顯的,除了辨證與論治中間巨大的斷層,「怎麼辨證」,亦即診斷的功夫,在學習的過程也留下大段空白。

學中醫最大的不踏實就像在閱讀這本,也許可稱之「閒書」一樣,覺得「東一塊、西一塊」。第一章從寒濕、火熱、濕熱、寒邪最後談到上熱下寒。第二章則以五行生剋的故事來串接。第三章則舉了很多「玻璃刀」,一些針對特定症狀,所謂的「特效藥」。

可能因為從小到大,學科學、讀科學,習慣了,中醫在現代科學的脈絡中便顯得毫無次序章法。現代醫學將人體分做十大器官系統,生理、病理、組織、解剖無一不是依照器官系統次序論述。因為太習慣這樣的分類方法,中醫學中的五臟系統雖然可以互相比附,在操作時卻難以抽絲剝繭直指要害。


第一個問題
第一個學習上的問題是基礎生理學,中醫五臟六腑在比附到現代醫學的架構之中出現了問題,以「腎」為例,如同書中論及「腰痠」,直覺反應「腎虛」引起了滿堂哄笑。確實,在中國人的觀念裡,腎被聯結到生殖功能似乎更勝於聯結到泌尿功能。醫書所言「外腎」即是指睪丸,在《本事方》、《蘭事秘藏》、《醫學入門》都有「外腎」一詞出現,蓋形似也。當然在藏象學說中,又包山包海的把生殖、泌尿、內分泌的功能都一起論進去,可是從《內經》當中去追蹤「腎」的功能,跟泌尿的關係反而沒那麼大,所以當我們在比附藏象觀點與西醫觀點時,往往被現代科學的視角給限制住了,許多中醫的書籍為求「科學化」,也會把西醫器官系統與中醫藏象觀比附一番,反而失去中醫的原貌。不過在《萬病從根治》一書當中似乎比較沒有這樣的狀況。

第二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診斷學,許多合理的症狀卻會推出各種可能的診斷。以本書所提的「腰痠」,絕大多數的中醫學生可以直覺聯想到「腎虛」,在書中則提出了「寒濕」作為主要病因來討論。「寒濕」與「腎虛」的距離有多遠?是寒濕造成了腎虛,或腎虛使寒濕產生危害?或許者兩個討論在實際操作上反而不重要,因為在處理上可能可以使用相當類似的用藥。

「四診合參」總是診斷學的圭臬,人體的資訊卻不見得能在四診當中完全一致的指向某個「證型」,這就是辨證空缺的一塊拼圖,在醫者依照各種診法得到的資訊以及患者自覺給出的資訊當中,如何抓到最關鍵的問題、主症,並且針對該問題進行處理變成非常「難學」的一部分。

有沒有辦法從頭到腳用比較完整的方式來認識中醫?看起來還是得先從《內經》下手,而且應該自己動手來整理、理解,互相對勘[1],遇到不可解的地方先跳過,大致描繪出中醫的輪廓,從《神農本草經》中認識各藥物的作用,從《傷寒》、《金匱》中學方、拆解出方證架構,而這個過程幾乎難以在學校制式化課程中用一學期十六至十八堂課來涵括。

再回到《萬病從根治》,第一章用了八個小故事分出小節,一論寒濕、二論火熱、三論濕熱、四論寒凝、五論寒熱不調、六論筋縮、七論骨刺、八論骨質疏鬆。六到八節看似是不同的疾病,其實卻像是同一個問題,從不同角度來看。其中幾個重要的觀念包括:腎主骨,腎主封藏,以及肝主筋,膝為筋之府。


膝關節,扯到肝?

第六篇中,膝關節僵硬病案,不先入為主的從「腎」論治或從「寒濕」論治,反而從「肝」來論治,從其見效快速來看,從肝論治是對證了。第七篇骨刺問題、第八篇骨質疏鬆皆從「腎主骨,腎主封藏」這樣的觀念來處理,並配合外治法,收到很好療效。

在這個篇章中談到骨刺,好像跟骨質疏鬆是兩個相反的問題。骨質增生,難道是個實症?要用瀉法嗎?問題卻不在這裡,因為「骨刺」的西醫病名,反增添了一種想像,也開始以為要把「多出來」的骨質「消掉」。從另一角度觀之,西醫也並沒有錯,的確是有東西多出來,這時候作者用上了中醫的一個很特別的「玻璃刀」,能消魚骨哽的威靈仙,配合外治方法治其標,一週後見效,又用六味丸及淫羊藿治本。比較可惜的是沒有再照一次X光片去確認骨刺到底消了沒,或者只是疼痛症狀改善。

腿抽筋干「濕」底事?

第八篇的骨質疏鬆病案,表現出的問題卻是缺鈣而導致小腿抽筋。作者從「諸痙項強皆屬於濕」來論,為什麼不從「肝」、從「筋」來論,這個問題的確會把人逼瘋,再回歸到《內經》去看,才發現是自己沒唸書的錯,原來在《素問.經筋》篇中,小腿痙攣轉筋的問題除了在足厥陰經中有,另外在足少陽經、足太陽經中也都很明確指出這兩條經病時會產生這個問題。

腿抽筋我的直覺反應是「津液缺乏」、「肝主筋」,實在難從病機十九條當中的濕邪切入。但這個病案是「骨質疏鬆」引起「腿抽筋」,或許跟常見的病機並不相同。而作者的切入點也很妙,從「腎主骨、腎主封藏」,到「諸痙項強,皆屬於濕」,雖然好像跳了一大步,但是從經典中去找,仍可看出病機的脈絡。也許這些工夫,薄積厚發,最後可以變成直覺,也就無須交代中間是怎麼推導出來的吧。

不只「就這樣」

從《萬病從根治》一書中的「就這樣」,岔題談到自己讀中醫的兩個問題,以及書中的「不簡單」,才了解到自己以為的「就這樣」其實有很大的誤會,這也是第一次快速讀過時沒思考到的部分。

我想讀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收穫是,中醫基礎理論不僅要重讀,更要回歸到經典的內容,去補充「直覺反應」以外的理論架構。其次是《神農本草經》的內容,搞清楚手上的「玻璃刀」、「金剛鑽」該怎麼用,以免殺牛用雞刀,肯定是扞格不入。再來才總算可以登入《傷寒》、《金匱》的處方架構。以為中醫「就這樣」嗎?也許把這些基本工夫都打紮實了,有一天也可以很有自信的說,中醫「就這樣」!


--
[1] 當然互相對勘的方式也未必是最佳方法,因《內經》各篇章並不一定是同一時期同一作者所著。然而用內校法仍不失為一個整理與理解古籍的方式。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國立中醫,有影無?

考後中,你的目標在哪裡?

中醫為何為了「國立」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