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3的文章

走過年輕的那些年(下)

圖片
Walking Through the Young Age (2) [看上篇] photo credit:  (davide)  via  photopin   cc 第二段 一種題目三種表述 photo credit:  kevin dooley  via  photopin   cc 聽完三位講者一路來的心得,接下來是「關鍵數字」的關鍵報告。志志醫師自從被筆友打一拳之後沒有意志消沉被打趴,反而是對「醫療崩壞」這個題目開始不斷開砲,也一步步走上了出版業。 志志醫師揭露了一些關於出版業的關鍵數字: 一本書7-9萬字。版稅8-12%。一刷1000-10000本。部落格一日發一篇文--放假跟過年不要發。 而綠角則是Confirm了劉醫師的觀點,他的版稅就是10%。綠角醫師在寫作方面速度很快,大約40-60分鐘可寫就一篇,再花20-30分鐘回覆讀者意見,然而最花時間的則是開課與練課。很多人妄想收到Google的一張廣告費大支票,沒想到其實能拿到的只是一張百元鈔!綠角打趣說如果街頭藝人的小費箱裡有一張百元鈔,他覺得心有戚戚焉! 歐,他真的是銅像 2007 photo@Spain 而蔡醫師則告訴我們,在現在,做研究與四處演講到底有多艱困!以前認為一篇SCI大約50萬,而現在,哪裡還有這個價碼?算一算,14萬,不錯了。但是別犯了把研究經費當自己薪水的錯誤,所以實際大概只有 1萬 ! 「加班研究時薪52,全職研究月薪31K,國內演講時薪400,國外演講時薪500」。也許會想問,既然如此,幹嘛要做? 為了成為一個 更好、更獨一無二的自己 。 photo credit:  CharlesFred  via  photopin   cc 這一段談了很多數字,但是震撼我比較大的是「做記錄」這件事。劉醫師打開一個檔案,是他寫過的每一篇文章。綠角也一樣,有讀書心得筆記、有備課的各種文檔與課程檢討。蘇格拉底說「沒有檢視的人生不值得活」,沒有記錄也就難以檢視與檢討。我以為我已經是資料狂,原來是小巫見大巫,大驚小怪啊。 第三段 同場加映 photo credit:  Thomas Hawk  via  photopin   cc 外科的訓練,讓志志醫師娶到了美麗的老婆(誤)

走過年輕的那些年(上)

圖片
Walking Through the Young Age (1) 這篇要趕快寫,才能賺1000塊(誤)。 可是我怎麼可能這麼混拿網誌文交差騙吃? (阿災捏~) 哼哼,才不告訴逆咧~ 2/23補班日去彰濱秀傳參加了這場「 年輕世代,優勢何在 」研討會。這場活動,五個月前開放報名,七天完售,比雲門票還難搶!但是這張票比雲門的票貴嗎?你以為是,其實不是!一整個俗擱大碗!掐指一算,坐在最好的位置看雲門跳舞,一分鐘是27元;坐在最好的位置聆聽這場研討會一分鐘才8元,知道沒搶票有多可惜了吧! 不過看這篇就省了2900。 哈哈,沒這回事,當然是親至現場最受感動囉!還可以 乘亂告白 把想問的問題丟上去,聽演講這是一定要的拉。我每次聽演講一定會設法問個問題,不管是我的偶像 鄧醫師 (我的媽呀好美喔,我都暈了),還是大眾情人 林老師 (無誤!)或是我的標竿 蔡醫師 (敬禮~),總之每次去聽演講,把握機會,發一個問題就對了! 今日的研討會分作三大區段,第一段是個人秀,第二段是同一台詞三個詮釋,第三段是同場加映。 第一段 個人秀 先由 綠角 大分享了他在投資理財方面的漫步過程,很多投資名詞我不懂,但是跟大家分享一個重點--你的敲門磚是什麼?綠角在投資理財這個區塊一開始先從Smart、Money等財普雜誌入手,後來發現瓶頸,想更上層樓時,他發揮醫學專業的訓練,開始找原文資料,才發現投資世界的資訊是取之不盡,從一開始「想寫財經筆記」的初衷開始,走到了「十大最佳理財部落格」其他各種觸角便像八爪章魚一樣鋪展開來。 舉一反之,想進入中醫世界、也考進來了,卻有不得其門而入之感,是不是該從腳邊撈塊敲門瓦,然後用專業的態度去耙梳經典,把中醫之門給敲開呢?也許這個過程會很長,但是持續這麼做,會敲開的! 接著是劉育志醫師的分享,從一開始的「根本不知道在寫啥大概是成果報告吧」,變成今天這樣圖文並豐的 部落格 ,有一個很關鍵的事件--被親愛的 筆友 貓了一拳,決定寫一點東西來 回敬一下 ,才變成現在的砲火猛烈的小志志。不過在這個之前,醫院故事就已經寫不完了,寫一寫就蹦出了皇冠邀稿,蘋果邀稿,電視劇邀劇本,Mook,PanSci,等各種各樣的邀約。當然邀稿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跟Mr Jamie說的一樣「每天發一篇」,在加上志志醫師

考後中,但...中醫市場怎麼了?

圖片
Go for PBCM, but about the market now 這件事情一直都很殘酷,而我們這些還沒出去的,也很無奈。謠傳中的「 中醫負責醫師兩年訓練計劃 」確實是真有其事,而我們在103年也將會被正面撞擊,好像被隕石擊中一樣。 簡單來說,中醫市場目前已經過飽,想想看,你家附近最近的一間診所,是不是中醫診所?以我自己家來說,是的。滿街都是中醫診所,提供的服務也大同小異,不外乎內、針、傷。有無感覺,中醫內科,看不死治不好、中醫針灸,瞬間解除疼痛,半個小時復發、中醫傷科,推拿按摩還不錯,扳腰開椎好嚇人? 中醫師的來源 跟斯斯一樣 有三種。 第一是特考,無論男宗種階黨,也不問學歷,只要你是人類就可以去考,考得過在中國醫或中山醫 結訓 後就變成中醫師。不過特考中醫師隨著民國一百年特考落幕後也畫下句點。大家都知道(才怪)特考是要檢考過了才能考,所以有一批人是檢考考過特考沒過的,這些人的命運除了因為差0.82分還是要鬧上媒體的 echo 翻盤,其他人可能就摸摸鼻子來考後中(誤),或者找個立委看看能不能讓考到一千年(翻桌)。特考考試是很機歪沒錯,方劑要背每一種藥,劑量也要寫,所以那個什麼五分九分,沒寫劑量其實有點說不過去,不過這個記者也不管啦,誰跟媒體麻吉就寫誰好,其他一律殺殺殺殺殺。 第二是中醫系,大學聯考(或者現在叫做學測或指考哈哈)考上就去念,長庚中醫系及中國中醫系甲組由於是雙主修要念八年,中國中醫系乙組是念七年,不過過去好像中醫系都是雙修,沒有在分甲乙班,根據網路上的歷史說明是這樣的。 自八十五學年度起辦理加修醫學系為雙主修,具雙主修資格者修業年限延長為八年。於九十二學年度招生名額即分為七年制中醫學系計六十名;加修醫學系為八年雙主修計六十名。但自九十三學年度起招收120名,並於一年級暑假依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修讀醫學系雙主修辦法」舉辦加修醫學系為雙主修之考試,名額為六十名,其餘名額為單修。自九十五學年度起招生分甲、乙兩組,甲組學生得依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中醫學系修讀醫學院醫學系雙主修辦法」之規定申請加修醫學系為雙主修,乙組為七年單主修制。 總之就是有兩班啦,囉嗦得很,甲班是雙主修,乙班是單修。不過醫學系想來雙主修中醫系也是可以的,不過通常會延畢,比較難如期七年畢業。 第三類就是我們後中,中國醫後中即將有30年

[書摘] 意外多重奏:STS如何重組真相

圖片
Bookmark: Accident Sonata-- How STS Reconstruct the Truth 好久沒介紹書了,其實我一直在看,而且看書速度很快,一年50本的年度目標去年達到了,不過用「本」算有點奸詐,有時候也可以看很薄又很輕鬆的書啊哈哈。 從 Anobii 網站的分析,發現其實2011與2012的閱讀量不相上下,前年的閱讀總頁數是11605頁,而去年的的閱讀總頁數是11665頁,只進步了65頁啊!看起來,時間還是有極限的。 今天要介紹的書是這一本《意外多重奏:STS如何重組真相》。 柯南說:「真相只有一個!」(配樂)。這本書要告訴你的是「真相,不是你所知道的那一個!」 書本中有幾個有趣案例,第一章講到空難,由於「看不懂英文的維修手冊因此展開台灣式的亂修行動所導致的空難」,隨著維修人員的英語能力提升而有所解決,這個案例讓我聯想到中醫的典範轉移與技術轉移。 仔細思考科技由西到中的推演程序,令人相當詫異,因為在這不算太長的五六百年間,西方文化已經成為全球文化、現代文化,而中國人曾引之自豪的中國文化,卻成為落後的代表,已經被時代拋棄。在明季已有大量的文化交流,西學東傳,來中國的西人都能充分掌握中文的語言使用,白文與文言俱能流暢,書法亦佳,留下大量的翻譯著作。 相反的,代表中國文化的倫理經典,卻似乎難以傳播到西方,以至於我們覺得是被西方文化「侵略」而非中西文化「交流」。如現在我們所熟悉的「醫學」是「西醫學」而非「中醫學」,但中醫學的存在時間,卻是比西醫學長得多,而我們對醫學的認識,在這幾代人中間就已經反轉過來。 如果我們真的樂意將中國文化也好、中醫也好,傳播到西方,一個很重大的環節勢必是尋找「根源」,什麼是西方文化的根源?唯有了解西方文化的根源,東方文化才有與其對話的可能。 書中有幾個跟醫學相關的案例,如「肥胖」、「遲緩兒」、「愛滋」、「癌症」。 最近(January 2, 2013) JAMA的研究 也認為稍微過重的人較長壽,的確「胖死」比「瘦死」少很多,除了 心臟病發 ,會進展到死亡的疾病往往都讓患者變得很消瘦,雖是如此,大家的審美觀已經被扭曲到寧可當難民的地步。 「遲緩兒」被認為是另外一個統計學陰謀,為了要抓出遲緩兒送早療,家長都變得神經兮兮,以前都說「大鳥慢飛」、「大器晚成」,現在都不這麼覺得

高長Clerklog #22 // 皮膚科-02 // 這就是人生勝利組吧

圖片
Clerklog #22 I think it's called "kachigumi" 考查「人生勝利組」這個詞還滿好玩的。原文是日文的「 勝ち組 」,什麼意思呢? [查詢 http://wpedia.goo.ne.jp] 勝ち組(かちぐみ)とは、第二次世界大戦後、日系移民社会において、日本が戦争に勝ったと信じていた人々のこと。 啊,原來原本是指那些在戰後覺得日本會贏的人。相反的「負け組」則是指那些悲觀者,覺得日本會輸掉這場大戰。不過就整體歷史的角度,「失敗組」才是對的。我想「勝利組」演變成酸味很濃的一詞,應該跟這個字原本的意思有點關係,因為「勝利組」分明是群樂觀的笨蛋啊! 來到皮膚科才見識到這是勝利組中的勝利組!中午吃飯時間,主治醫師們聊著最近新屋入厝,聊著車,聊著房價,我想,這是很多人嚮往的人生吧。而且......「中午吃飯時間」?「中午吃飯時間」!! 他們有中午吃飯時間!! 應該絕大多數醫師都羨慕死了。 不過大家都知道皮膚科也不是一般人進得起的,除了近水樓台先得月、祖上積德有燒香之外,因著五大皆空,皮膚科招人也被衛生署緊縮,以前還能招40個,現在只剩20-30個,所以要進皮膚科得保證自己名列在全醫學生的前1-2%,不是書卷一大概就不用想太多了。 當Dermatologist,除了從小到大念書要拼第一,進醫學系以後還要拼第一,功課要好、英文要強、手藝更要出眾--是要選秀女了吧。見習的時候,看學姐operation幾乎全包,從早到晚都在切、縫、切、縫,好像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走這條路。 而且皮膚科醫生要一直脫人衣服啊好害羞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