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為何為了「國立」內戰?

台灣中醫自民國84年健保開辦以來就是健保給付的涵蓋對象,但這件事並非自然而然。民國81年,時任全聯會理事長的巫水生醫師,帶領三千名中醫師到勞委會抗爭,訴求中西醫平等待遇、比照西醫開放勞保。有巫醫師當年的抗爭,後續中醫才有機會被健保納入,並採取固定總額給付。
Photo by Hasan Almasi on Unsplash

從健保元年的84年,至現在的112年已經過了28年,中醫執業環境與當時大不相同。健保剛開辦時,中醫執業人數為3030人,至今成長到8008人,成長率164%,但健保所給予中醫的總額仍大致維持固定百分比,雖然每年總額跟隨基數上升而有成長,但加上貨幣通膨、大於通膨的藥材、租金與各種物價上漲,實質來說中醫群體所爭取到的健保總額並未成長,甚至可能是下降的。時至今日健保給予中醫的300億總額很難、或僅是勉強支撐著這個還在成長中的執業人口。 

雖然民國100年特考結束,中醫師培育回歸了大學教育,然而過去幾年新增的學士後中醫系(義守、慈濟)加速了這個執業人口的成長。兩校所提供的畢業人數遠大於過去特考合格人數。且由於後中的特性與雙主修中醫系、單修中醫系以及特考不同,超過九成的畢業學生會投入中醫執業工作,且台灣醫學教育(醫、中、牙)原本就是由入學端管控,而非如同律師在國考端限制人數,所以中醫國考也是採及格制,通常不會造成門檻限制。而且,考量到培養一個醫學生所投入的社會資源,儘管中醫學生現階段都是私校畢業,但私校所獲的教育補助也相當可觀,若採後端控管無疑將造成龐大教育資源的浪費。 

部分前輩殷殷期盼的「國立中醫」,如果早在99年成立,而不是因政治因素在義守出現,絕對不會引發反彈,反而會讓大家感到與有榮焉,但今日的通過,無疑是讓執業人口的加速再添柴火,在健保下執業的同道更加難以經營。原因在於,固定的總額之下,服務量提升勢必造成點值下降。有同道認為「執業人數上升不代表服務量必然提升」,但我覺得這個論點很難成立。健康經濟學經典的「醫師誘發需求」就解釋了為何醫師人力需要管控,也解釋了為何健保支出年年擴大,因為醫師為了自身利益,必然會找出患者尚未認知到的需求,並提供給他們。 

中醫師在健保架構當中提供醫療服務,但中醫全聯會並未認知到中醫師人數總量管制的重要性,多年來未主動啟動總量管制的協商方法,包括在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建立中醫版本的醫學教育評鑑,以及成立各校協商平台。民國96年,西醫已經意識到招生總量管制之重要性,在現任衛福部長(時任醫事處長)薛瑞元部長的規劃之下,訂出「1300人」的西醫學生總量,並在立法院做專案報告。而醫學院評鑑也早在民國87年,受美國影響(主要是擔心影響臺灣醫學教育之國際聲譽及將來可能阻礙本國子弟日後前往美國深造的機會)而開始進行評鑑與改革。就「台灣醫學教育的美國影響」這點來看,可能會是未來臺灣醫學教育研究的一個相當值得深入探討的面向,有待學者發掘。 

然而,臺灣中醫畢竟沒有外部機構能參考與帶領,但如果參考美國醫學院評鑑委員會的準則,以及台灣醫學院多年執行的經驗,建立一個中醫版本的中醫教育評鑑至少可以讓大家有公平的參照,而不要淪為「怕得罪某校」鄉愿式的一拖再拖。 雖然陽明成立的時間點從執業人口成長的面向來看太晚,而從總量管制的角度來看又太早。如果要促進台灣中醫整體往好的方向發展,應該先做好中醫醫學教育評鑑及總量管制,再透過協商移出名額給陽明,而不是糾結於「國立」而讓招生人數一加再加,從365,再外加30達到395,差不多已經是400人。後面還有嘉大想申請中醫系,如果沒有好的機制,是否又要再從395再加到425?毫無節制的中醫教育放行,對整體中醫在國家社會福利政策的健保體制下,需要以有限的資源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絕對不是正面的發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考後中,你的目標在哪裡?

國立中醫,有影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