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醫,有影無?

我國要不要有一個「國立中醫系」一直是中醫界爭論不休的議題,而這件事到底是有沒有眉目,規劃符不符合市場現狀、現行法規與國人需求,本篇文章就帶大家來看看,目前國立中醫系到底規劃到哪裡了?

Photo by Emily Morter on Unsplash

確實,從108年以來,國立陽明大學就擬於112年增設「中醫學系學士班」[1],但未獲通過,110年再次申請,仍是「緩議」,111年再次修正計畫繼續提案中[2]。究竟,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基於何種理由希望增設「中醫學系學士班」,且是採取「公費」形式招生呢?

1. 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均衡發展西醫、牙醫和中醫的憲法義務

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之5:「國家應推行全民健康保險,並促進現代和傳統醫藥之研究發展」。根據此條文,「促進現代和傳統醫藥之研究發展」能不能證成應以國家經費成立公費中醫學系學士班,可能有待討論。目前衛福部轄下設有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其中的清冠一號研究為台灣中醫界帶來的成果不能說不大,因此就「傳統醫藥之研究發展」政府有投入相關資源。但其實依據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112年編列之總預算大約2億,在衛福部3704億的總預算中只能說是零頭到不行,我認為如果要落實憲法中對於傳統醫藥研究發展,中醫藥研究所的預算再拉高一倍都不算多,但新增中醫系本身對於傳統醫藥研究發展的幫助是相對有限的,後面將進一步討論。

2. 醫院之中醫成長率值得期待

的確,依照計畫書所引用的「衛福部108年委託辦理中醫醫事人力培育及供需培育計畫成果報告」,全民健保醫院中醫服務人次是不斷上升的(圖4),除了2005-06年小幅下降,之後的服務量一路攀升。假設模型預測正確,2023年醫院中醫服務量有望達到400萬人次。而全民健保中醫整體服務人次(圖2),同樣在2005-06年小幅下降,表示無論醫院或診所,中醫服務量均下降,可知2005-06是整體大環境的狀況,然而,比較意外的是,在2009-10整體中醫服務也發生一次大下降(約少了200萬人次)但醫院的服務下降量卻不明顯。這個數字似乎證明了計畫書所說的「醫院中醫成長率值得期待」,但實則不然。2009開始是一段醫院中醫部門的擴張時期,為了配合負責醫計畫與制度的推動,醫院中醫部門開始增加,服務量自然逐步提升,是以形成大環境服務量大減,醫院服務量仍持平的現象。而整體中醫服務量自2010年開始又慢慢上升,卻漸趨平緩。如果模型預測正確,自2020年開始,中醫的整體服務量就會開始萎縮,至2030年,萎縮幅度可能達到590萬人次。至於為何模型預測可以得到整體中醫以及中醫基層診所服務量都下降,中醫醫院卻能不降反升的結果,需要一些解釋。



我認為,這組數據不僅沒辦法支持中醫系設立,可能還會反而證明國人對於中醫需求正在減弱,中醫系明顯過多。甚至更進一步來說,基於2014年以來的中醫負責醫制度發展,醫院中醫業務相應拓展,並不代表中醫需求轉強,而是同一群患者更樂意離開診所至醫院就診。這個現象不僅與政府所試圖推動的分級醫療相違背,又似乎說明了,醫院中醫部門原本就不具備「分級」的功能。當然,我們需要更多的研究去佐證中醫患者選擇醫院而非診所是基於什麼樣的理由,是認為醫院中醫確實在重症方面的治療有顯著幫助,因此從診所轉向醫院,緩解了原本基層中醫治療重症的負擔,抑或是醫院中醫部門掛號費顯著較便宜,服務也很周到(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為例,掛號費含部分負擔為100元,而一般診所掛號費含部份負擔幾乎都在150元至200元),單純出於金錢方面的考量?我們的希望當然是前者,還有賴相關專家學者針對一般民眾的中醫服務選擇進行一些比較詳盡的調查研究如果醫院方面在重症醫療確實已經出現成果,配合充分的曝光宣傳——如同清冠一號取得的成果一樣,中醫使用率肯定會擴展開來,也可以做到分級醫療的期待。


3. 期望朝向專科化或中西醫整合治療等高階中醫人力發展,以國家政策與經費培育中醫科學家,進行實證研究


最後這一點,是理論上大家會支持的理由,但實務上問題與解決方案兜不攏,產生張飛打岳飛的情況。依照中醫師公會全聯會106年2月21日函,其支持理由也是期待提升研究能量,代表「中醫研究」仍嫌不足。然而中醫研究是真的不足,還是感覺不足,還是應用困難,則有待釐清。我個人相當肯定部分新生代中醫師所做的研究,所以說「不足」感覺也有些抹煞他們的成果。「感覺不足」或許部分為真,因為就基層中醫師最常接觸到的地方公會來說,從來沒看過相關研究的報導。通常這種研究成果會出現在專科醫學會,那為什麼我們中醫的專科醫學會還沒有往這個方向去進行?最後,研究可能應用困難,這純屬必然,因為收案條件有種種設定,當然未必能夠馬上應用,不過即便如此,只要有好的平台可以分享研究成果,新生代中醫師絕對有興趣了解,也有機會觸類旁通,這些都不需要成立新中醫系來達成。


研究中醫藥未必需要中醫師,但是中醫師在研究中可以提供臨床見解,也可以透過收案進行治療方法的研究。確實,醫院的行政資源有助於研究進行,也擁有足夠資源支持相關研究。依據2020年醫師節衛生福利統計通報[3],中醫師在醫院服務有近13%,也就是約900人在醫院服務。相較西醫約3萬多人於醫院服務的人數,900人當然很少,但每年增加30人投入中醫研究,也未必能對這樣的研究環境帶來變化。我們甚至可以說,所有基於研究人員數量的理由不具備意義,因為中醫人數原本就不可能與西醫相比。


其次,「高階中醫」的定義為何,很不清楚。如果指的是「能執行中西醫整合治療」的中醫師,那確實這部分還有待努力。但只要中醫界單方面的努力就夠了嗎?如果要進行中西醫整合治療,中醫師加入治療團隊是很重要的,然而,這個部份並不會因為一位中醫師的背景是「國立大學中醫系」就產生優勢,而是需要許多中西醫間的溝通協調,在醫院或其他平台當中產生良性互動。也就是說,國立中醫系不能保證產生「高階中醫」。


而「中西醫整合」到底是什麼?也是一大問題。有各種可能:(1) 醫師同時有兩張牌,西醫師與中醫師,他的治療自然變成中西醫整合治療。(2) 醫師本身在學校學習過程中有學過中醫與西醫,他的治療自然變成中西醫整合治療。(3) 中醫師與西醫師組合成團隊,同時對患者進行中醫與西醫兩種可互相配合的治療。(4) 患者自行看中醫與西醫,中、西醫師都有查雲端病歷,相信沒什麼問題,自然變成中西醫整合治療。以上的各種問題,顯然不是用成立國立中醫系來解決。


最後,為何我可以確定國立中醫系,且採取「公費」形式招生,注定無法達成培育中醫科學家,進行實證研究的目的?首先,「公費醫師」的需求為:內科、外科、兒科、婦產科、急診醫學科等五大科,其中並沒有「中醫科」的空間。即便,我們退一萬步來說,今天政府接受了中醫成為公費醫師的一員,也殊難想像這些公費中醫師能在山地偏鄉離島等服務區域進行「專科化或中西醫整合治療等高階中醫」工作。以111年度「衛生福利部公費醫師訓練後服務醫療機構」[4]之列表為例,服務醫院集中在「不具專科醫師訓練資格」之部立醫院,以及偏遠離島地區之指定醫院,因此,就此前提而言,在服務期間要能達成最初辦系目的,真的可以斷定是完全不存在任何可能。


根據以上三點的分析,我們可以確定,這樣的中醫系設系提案計畫,若教育部准予通過,絕對是嚴重的政府失職,也是監督者們的怠惰


[1] 110學年度第1次校務會議(1101222)

[2] 111學年度第1學期醫學院院務會議(1111209)

[3] 110年醫師節衛生福利統計通報(1101111)

[4] 111年度衛生福利部公費醫師訓練後服務醫療機構(1101229)

留言

  1. 真正的重點是中醫素質低落,真正懂西醫的中醫是極少數動物。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考後中,你的目標在哪裡?

中醫為何為了「國立」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