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負責醫:話說從頭

中醫負責醫訓練是什麼?何時開始?為什麼大家不滿意?


中醫負責醫師訓練計劃到底是什麼?

「中醫負責醫師訓練計劃」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沒參與過的人一頭霧水,有參與過的人咬牙切齒,想參與卻擠不進去的人搥胸頓足?
在99年9月24日衛生署發佈了這份公函:衛署醫字第0990263030號。簡單來說這份函文的意思就是,在103年1月1日以後,要擔任中醫診所的負責人,必須先在醫院完成「負責醫師訓練計劃」。


一句話解釋:103後,要開業,先訓練。

中醫師畢業後,去醫院受訓兩年,學成再到基層開診所,看起來是不錯的規劃呀,為什麼大家不滿意呢?最大的原因就是名額不夠阿!!!


不只不夠,在103年板主畢業的那年可說是大大的不夠,讓我們來看看是有多麼的不夠??

【表1】中醫藥司在2019年8月11日的報告檔

中醫負責醫師訓練計劃名額到底缺多少?

大家可以看到103年的欄位,103年總共有136名受訓醫師,但,這136名醫師其實並不需要加入負責醫師訓練計劃。由於計劃是以一年來執行的,所以這136名醫師代表的是當時已經在醫院的中醫住院醫師,包含第一年(R1)及第二年(R2)住院中醫師,各計劃單位(醫院)執行計劃時將他們的醫師名單報給中醫藥司,才得到136這個數字。況且,103年的畢業生要到8月才考完國考,最快11月才會上工,所以第一年我們必須從104年的人數來看。

【表2】預估未受訓中醫師人數

上圖是我根據【表1】估算過後的結果。假設103年136位在醫院的R1與R2各一半(只是暫且估計,一直沒有確切數據),104年屬於R1的新進醫師大約有120人。但當年度的中醫畢業醫師人數有多少呢?中國醫後中100人、中國醫中醫系單修生60人,總共有160人屬於只有中醫師執照的中醫師,所以,理論上他們會最積極想參與104年的負責醫師訓練計劃。

就最後結果來看,總共只有120人進入訓練體系。假設雙主修的中醫師完全不想走中醫,都不想參與負責醫師訓練,那至少有40人未受訓。假設雙主修的中醫師全部都想走中醫,都想參與負責醫師訓練,那應該最多有150人未受訓。因此,我們可以推估,第一年未能受訓人數在40–150人之間。

主管機關中醫藥司在當年也一直宣稱名額足夠,他們認為「中醫系男生會去當兵,所以應該夠」。這種宣稱根本好笑又沒有意義,因為筆者在下我就是擠不進去負責醫訓練的其中一人,而且我的同學當中,至少有10幾20人沒去受訓直接就業,因為沒申請到。當年申請的盛況是60人搶3名、50人搶2名,這種程度,沒有申請到不是能力不好成績差,而是運氣不好、背景不強。

為什麼中醫藥司的預估這麼離譜?原因道理很簡單,就是「雙主修中醫系走中醫的人數並不為0」。退一步來說,就算是中醫系真的有一半去當兵不就業,名額仍然是不足的。

中醫藥司更離譜的說法就是「又不是每個人都要開業」。這就更離譜了,難道交通部會因為「又不是每個人都要開車」就規定各監理所每月只能發100張駕照?或者放任各監理所「看自己的工作量,只發50張、100張也沒關係」。如果真的出現這種限制,大家試想,會不會真的出現有人「用雞腿換駕照」?會不會有各種關說?負責醫訓練名額開成這樣也是一樣的道理。

我們的主管機關中醫藥司一直以來都是睜眼說瞎話,只顧著推自己的政策,不顧實際上這個政策就是推不起來,也不顧很多人在這個過程中受苦的情形。每次中醫藥司被學生團體、相關團體抱怨,就哭說「我們已經很努力」。不好意思,中醫藥司是政府機關,人民並不在乎你們有沒有努力,而是要求最後成果。沒有合理的成果,就是不努力,沒有足夠的資源,硬推一些做不到的政策,再把爛攤子丟給民間收,就是失職。

關於中醫負責醫訓練的種類、造成的影響、訓練內容、這幾年來學生團體、相關團體做了什麼⋯⋯之後再慢慢介紹。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國立中醫,有影無?

考後中,你的目標在哪裡?

中醫為何為了「國立」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