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度中醫藥委會成發

參加這個研討會,其實最主要是賺學分。不過仍然有許多收穫、不同的想法與觀點。

醫學的敘事歷史,由演繹的敘事方式,轉變成歸納的敘事方式,這樣的歷史,也許不超過五百年,也就是我們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科學革命,面對絕對的神學領域所產生的一連串反動。而醫學的部分則從解剖學開始,推翻蓋倫的大經典,之後展開了更多的觀察,一路從巨觀到微觀的世界,而今天這個進程走到了分子的層次,而且還在進行當中。

中醫學的敘事方式,一直以來是傾向文學的敘述,思考邏輯是演繹的而非觀察歸納的,所謂「中醫是經驗醫學」這樣的一句話,其實有待更清晰的闡明,中醫的「經驗」似乎座落在「套用某種演繹模式得到結論且用文學方式敘述表達」這樣的描述上面。所以,當我們使用了中醫學的文獻與典籍會發現很難套入現代科學那種歸納的、統計的表現模式上。或者說,簡直是遍地皆黃金,處處是題目,任意撿出一個句子,例如,「茯苓是補氣藥。茯苓歸歸心、脾、腎經」,就可以開始著手找有效分子、純化、試驗、統計、歸納、下結論。

這種敘事時空背景與條件的斷裂,直接跳入科學的研發上面可取或不可取,各有看法。當然如果任何生藥把最重要的有效分子萃取出來、安定、製成製劑,經過各種臨床試驗後證明是有效的,那自然對於任何需要這一藥物的患者而言是好事,而且經過所有的分析、動力學、毒理、藥理以及三階段人體試驗後,這樣的藥物可以說是一個新藥,也就是所有醫師所能處方使用的,對於新藥開發而言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然而,這樣的單分子純化藥物,應該只會是中醫社群關注的冰山一角而已。由於中醫典籍文獻的文學敘述性格,其實還有一些事情很重要且值得去做。適逢「建國百年」,一個重大的時代變革,舊文學與新文學的的正式交棒,已經過了一世紀,現在,已經罕有從小「讀生書」的文人,即便是馬政府推行「讀經教育」也無法再把時空拉回一百年前,社會文化資訊的全面籠罩,漸漸的,現代知識份子已非昨日知識份子,我們已經失去古人的書寫能力,也開始無法依循古人的書寫脈絡來思考,就好像是一種不再為人使用的語言,其承載的文化性格也開始凋零一般。

我們現在能寫文言文嗎?理論上是能的,但是實務上是不能的。猜想在過去的文人社群,文言文的學習與使用必然會經過某些程度的相互刺激,書寫模式與文體結構會依照時代背景與社會文化交互影響而生,明清文、宋元文、隋唐文、魏晉文、秦漢文,每一種時代的文學結構狀似連續,但也存在著分野,對於讀中醫的人,實在是不得不留意。

今天聽到最有趣的研究便是「光學脈診感測」的報告,這是中央大學張榮森教授的研究成果,利用光波打在人體上去檢測體表的微振動,是對於「經絡」一個很好的科學解釋。經絡的科學解釋百百種,研究方法各異,結論就是「有經絡」、「有穴道」,只是這種利用光電方式來研究經絡的方法真的不是我們念中醫的人可以想得到的。值得一提的是該研究還附帶證實了「有衛氣」,因為他們用的探測頭是在體表幾公釐處用良好絕緣材料測出的。

關於經絡、穴道、脈診用這類光電方法應該還可以做出更多題目,比如脈診的壓力。很多人對於把脈該壓多深,指上施多少力有爭議,當然我會覺得要看各人的指尖敏銳度,如果用科學方法統計,也許各種脈診法都可以做出意義。脈的形、位、數、勢,也許也可以透過科學研究去做出各種結果。不過各種結果要連結到「此為滑脈」、「此為澀脈」可能就還要再討論了,畢竟如同前面所說的,中醫典籍裡面的敘述是文學性的,各種用字用語也是時代性的,與其要真的說「此為滑脈」、「此為澀脈」,還不如說「此為A脈」、「此為B脈」,然後再發展一套理論基礎,只不過這樣的醫學理論好像就成了「中醫生的小孩」一樣分支出去了。

面對現代科學觀察歸納與統計式的敘述法,中醫怎麼說都像一個老爺爺,實在不跟所謂的「現代科學」生在同一個年代,面對現代科學的衝擊,這個中醫老爺爺好像已經很努力的生了幾個兒子孫子跟「現代科學」一起玩耍,只可惜呢,這幾個小娃娃都還小,好像跟「現代科學姐姐*」玩不太起來,所以沒辦法囉。

* 話說寫文章要有性別意識,在這邊跳tone一下吧,誰說科學就得是男人呢?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考後中,你的目標在哪裡?

國立中醫,有影無?

中醫為何為了「國立」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