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冠一號的後續效應


2020年1月31日中醫藥研究所發布《新型冠狀病毒病中醫臨床分期治療指引》並針對西醫隔離病房收治的COVID-19患者,採用「中西合作照護、中醫會診」的方式研發「清冠一號」處方。今年因臺灣國內確診案例在5月15日後陡然暴增,再加上全聯會及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相繼發布新聞,清冠一號詢問度增加。儘管不少人會打電話至中醫診所詢問,但在Google搜尋並沒有進入熱搜,比較熱門的相關搜尋還是「清冠一號股票」。

2018年國人中醫就診人數為641萬人,就診率為每十萬人口27,202 人,為西醫就診率(91,077 人)之 1/3,其實中醫使用人口是逐漸下降的。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會想吃中藥治療輕症或疑似症的患者其實並沒有那麼多。不過很多中醫界的前輩仍認為「中醫Can help」,但「甘按捏」?

清冠方的組成在網路上已是公開處方,雖然公會強調「需中醫師處方」但民眾自行去中藥行買藥並無法可管,畢竟藥材零售原本就是中藥行的業務,而代煎藥或預製的湯藥便利包即使並不合法規,衛福部也從來無法有效管理。由於藥行無法透過雲端病歷確認消費者是否處於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很容易就暴露於更高的風險當中,難保不會有潛在的COVID患者自行去拿藥。中醫診所的情況也類似,優於藥行的部份是可以透過雲端確認患者是否屬於自主隔離身分以及有無做過篩檢。公開處方又要求患者不能亂拿藥一方面是進行人性大考驗,二方面又是置中藥行與中醫診所於風險之中,要求基層自行吸收這些風險,如真成為傳播破口,高層有無任何的責任可究?

先將清冠方是否有效的問題放一邊,清冠方的設計本是治療用而非預防用。這點很多民眾不明白,在媒體上也沒有好好強調,只能靠基層中醫師無奈教育來電的民眾。如果要靠清冠茶或清冠湯方賺一波的單位,大概不會考慮到要傳播正確觀念,先賣一波再說。一個簡單的邏輯:如果清冠一號可以「預防」請問我們幹嘛還需要「疫苗」?預防是要怎麼喝?照三餐?吃到什麼時候?吃到沒有疫情清零為止嗎?賣藥的人絕對不會告訴你。而取得用藥的正確作法在媒體上同樣未能呈現,主要就是欠缺完整的配套措施。現在如果隔離中的患者想用中藥治療輕症或疑似症,應該透過1922或在地衛生局轉介至地方公會再派發案件到診所。但疫情期間,地方中醫公會的人力能否妥善處理相關案件,派案後又如何寄送給藥,相關流程機制都混沌不明。

清冠一號的出現凸顯了中醫藥管理的諸多問題,在國外清冠一號是以食品販售,在台灣「中藥」自成一類,要求要有嚴謹研究才能取得藥證是中藥管理的原則,而中藥方劑要做出確效再申請藥證曠日費時,多數生技廠商僅用食品上市,省下研發成本。因此才會造就清冠一號出了國門變食品,在國境內卡在非食非藥的陰陽魔界,最後只好用「公開處方」的方式處理,也就是清冠合在一起不是中藥(因為無藥證)但拆開來還算是中藥(因為單味中藥已經登記有藥證了)。

清冠一號的適應症為「外感時疫」顯然也不敢篤定稱其能治COVID-19。而清冠方劑所根據之研究樣本小,無對照、非隨機,不是嚴謹臨床試驗已有學者提出質疑。因此在治療的層面上,又只能卡在「或許對輕症有幫助」,不敢稱之為「保健」,又特創一新名詞叫「預防性治療」,稱其能降低發病率和發病後嚴重性,坦白說,證據力並不高。

「中醫」在現代,因生物醫學與社會的緊密嵌合已經無可避免地退居後線,與過去鼠疫時代的台灣漢醫站上前線,在隔離所中治疫,真的不可同日而語。隨著COVID-19在台灣爆發,延燒出臺灣中醫藥在公共衛生與中醫藥管理的諸多問題。從中藥行定位、藥食分類、中藥療效到中藥研發⋯⋯在千頭萬緒中無一不需澈底思考,尋求解答的可能。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國立中醫,有影無?

考後中,你的目標在哪裡?

中醫為何為了「國立」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