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中對於「五」的術數探究(下)


五、 中國傳統醫學的數術特色
中國傳統醫學的方術特徵,在《史記.扁鵲傳》的記載中帶有濃厚的神仙方士色彩,其中長桑君稱「我有禁方」開啟許多對於禁方醫學的考究[1],禁方醫學除了「非其人勿傳」的禁秘特色,更有其數術的理論基礎[2]。數術在醫家中被充分運用,不同於《內經》的五運六氣特色,《難經》中「五」的數術應用有其鮮明特色。由五行出發,由五行生剋變化來認識人身的器官體系。
陰陽與五行的關係有許多研究試圖把陰陽與五行的關係釐清,並認為陰陽與五行的理論在先秦時代是平衡的發展並未整合在同一體系之下[3]。在《難經》中也會發現陰陽體系與五行體系通常不在同一難中[4],但從《難經》〈第四難〉探討脈陰陽之法與五臟陰陽關係,及〈第三十三難〉中,肝肺屬性浮沉現象探討,也可看出試圖將陰陽與五行進行整合的痕跡。
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在《墨子》〈經下〉:「五行毋常勝,說在宜」被認為是指五行生剋,但也有許多學者認為有待商榷[5],甚至「五行毋常勝」是墨家駁斥鄒衍一派的論點[6]。然而五行相勝的意義,錢超塵先生亦作了素樸的引申比喻,以斧砍木稱「金勝木」,以水澆火為「水勝火」[7]。從材質的角度來看,水能勝火,火亦能勝水,其相勝關係其實單就物質角度來看會發生問題。
在《白虎通義》中云:「五行所以相害相剋者,天地之性。眾勝寡,故水勝火也;精勝堅,故火勝金;剛勝柔,故金勝木;專勝散,故木勝土:實勝虛,故土勝水也。」試圖從一個形而上的角度來理解。而在《呂氏春秋.應同》中以朝代更迭來描繪五行相勝[8],故秦朝以色玄用事,漢代更尊黃老。這些漢代的文獻都指出五行相勝理論在先秦時就已成形。

六、 五行的臟腑配屬
五行與臟腑的配屬見於《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在此篇中大篇幅地將各種屬性與五行做對應。在《難經》中除了標幟五臟的五行屬性之外,較獨特的是將各種診斷方式,包括望診、聞診、問診、切診、疾病分類、與治療方式與五臟或「五」數做配屬。
在〈第四難〉中將五種脈象配屬到心肝脾肺腎,〈第五難〉將持脈力道輕重配屬到皮脈肉筋骨、肺心脾肝腎,〈第十難〉以心脈為例探討五臟之五邪變脈,〈第十三難〉以五色望診配屬五臟及五脈,〈第十五難〉言五臟脈之平脈與變脈,〈第十四難〉言五臟病的損至診法與治法,〈第十六難〉將五臟病配屬五色及五臟病脈,〈第二十四難〉言五臟氣絕之狀,〈第三十四難〉將聲色臭味液與五臟相配,〈第三十七難〉將五臟與孔竅相配,〈第四十難〉將五臟與五官功能相配,〈第四十九難〉將五種病邪與五臟相配稱正經自病,又以心病為例指出五邪所傷在心的影響[9]。〈第五十難〉以生剋乘侮臟及本臟配屬五種病邪。〈第五十六難〉介紹五臟的積聚病邪。〈第五十七難〉介紹五種泄瀉及病,〈第五十八難〉介紹五種傷寒疾病,〈第七十四難〉將五俞穴針刺治療法配合四時及五臟病邪。
很特別的在《難經》中,「五行」一詞語獨見於〈第十八難〉[10]。以五行相生關係解釋脈上中下三部並將十二經脈配屬到五行當中。〈第三十三難〉中肝肺的屬性與沉浮有「肝者,非為純木也。肺者,非為純金也。」的論述。在〈第四十難〉中肺腎的功能特性也再度用五行相生的方法探討「肺者,西方金也,金生於巳,四者南方火,火者心,心主臭,故令鼻知香臭」「腎者,北方水也,水生於申,申者西方金,金者肺,肺主聲,故令耳聞聲」。由這三個篇章當中,可以看出五臟與五行之間並非只有單純直觀的配屬關係,而是一種以五行數術為方法的身體認識觀。

七、 五行的階位秩序
在董仲舒《春秋繁露》之後確立了木火土金水相生的秩序,也直指「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終也,土,五行之中也」。相較於《尚書.洪範》、《尚書.大禹謨》及《左傳》水火木金土的次序,《呂氏春秋.應同》載鄒衍之五行次序土木金火水,相生秩序的確立,在漢後成形[11]
《難經》中遵從木火土金水次序者,有〈第十難〉、〈第十三難〉、〈第十六難〉、〈第三十四難〉、〈第四十難〉、〈第四十九難〉、〈第五十難〉、〈第五十六難〉、〈第六十八難〉〈第七十四難〉、〈第七十五難〉,可看待為《難經》中五行秩序的主要排列方式,在〈第六十三難〉也以井穴為始[12]。但在脈學上,五個層次的代表意義則以五臟解剖分布,即肺心脾肝腎或皮脈肉筋骨的解剖層次而不從五行的相生次序。
在《春秋繁露.五行對》中,將土德視為最貴,因其「土之於四時無所命者,不與火分功名」、「可謂大忠矣」,以土德代表臣對君之忠,亦以土德代表子對父之孝。《黃帝內經》中也有類似脈絡,以心為君主之官[13],且以胃氣為平人之常氣[14]。在《難經》中卻未指明心為君主之官,但同樣以胃氣為本[15]。相對於《春秋繁露》對五行有尊卑之分,《難經》更看重五行的平衡觀點。如《難經》〈第七十五難〉言:「金木水火土,當更相平」。

八、 結語
從《說文》中,我們可以發現「五」數代表陰陽交合的特性。「五行」上溯《尚書.洪範》中的民用五材,然而並不能理解為希臘哲學的四元素。五行在生剋乘侮變化上遠多於四元素,尤其在先秦醫學當中被充分體現。
從數術出發,其應用不止在天文占星,更在儒學政事以及對身體的認識上,《國語.周語》云:「天六第五,數之常也。經之以天,緯之以地。經緯不爽,文之象也。」韋昭注云:「天有六氣,謂陰、陽、風、雨、晦、明也。地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也。」以不同的天地數來推演一套秩序是先秦當代的認識邏輯[16]
五行的五臟配屬及各種診察、疾病分類、治療方式環繞著「五」數為體系,配合陰陽的基本認識,產生多種變化,再配合相生相剋,建構出更龐大細緻的診斷體系。五行的位階在《春秋繁露》或《黃帝內經》中都隱有更貴更賤以南方火為君的位階秩序,而以木為五行之始,以土為德的認識,則似乎在先秦經典中是一統的準則。
《難經》,舊題為「周秦越人撰」,秦越人,即扁鵲,是《漢志》醫經三家黃帝、白氏、扁鵲之其一,也在《史記》中留下充滿方術色彩的技術與診案,李建民認為,從《史記》扁鵲論虢太子病裡中大量的陰陽數術語言來看,與其認為扁鵲具備透視絕技,不如說他擁有醫學的「數術之眼」[17]
扁鵲是否真是飲藥三十日後,盡見五臟癥結,我們今日既非有是奇藥又非有是奇術,已經不能剴切知悉,然而扁鵲所留之禁方書《難經》仍可讓我們探見先秦的數術體系在人體認識上的方法學與實用性。


[1] 李建民〈中國古代「禁方」考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8本第1分,民863月。
[2] 在前註文末,廖育群先生對於該文的回應中,更將淳于意的「故方」與長桑君的「禁方」對舉,揭示正統與民間,理論與經驗,學與術的不同。筆者認為在禁方醫學中數術實做為禁方醫學的理論基礎,是其禁方之「學」而非「故方」之術。
[3] 馮樹勳〈中國陰陽五行的「家族相似」結構先秦到西漢中葉〉,《漢學研究》。
[4] 《難經》單以陰陽或虛實二分為立論體系的篇章有〈第二難〉、〈第三難〉、〈第六難〉、〈第九難〉、〈第二十九難〉、〈第四十八難〉、〈第五十一難〉、〈第五十五難〉、〈第五十九難〉、〈第六十難〉、〈第七十一難〉、〈第七十二難〉、〈第七十六難〉、〈第七十八難〉,篇輻不少,而以「五」為數術系統的篇章則有二十七篇。我會認為《難經》在結合「陰陽」與「五行」兩個體系上進行了相當大的努力。
[5] 梁啟超〈陰陽五行說之來歷〉,《飲冰室文集點校》,雲南教育出版社,頁3280-328120018月。文中梁氏將「毋常勝」訓為「無常貴」,意謂五種物質無常貴而應須為貴,有實用主義的觀點。
[6] 童書業〈五行說起源的討論〉,《古史辨》,第五冊,頁664
[7] 顧頡剛編《古史辨》,第五冊,頁4841993年。
[8] 凡帝王者之將興也,天必先見祥乎下民。黃帝之時,天先見大螾大螻,黃帝曰“土氣勝”,土氣勝,故其色尚黃,其事則土。及禹之時,天先見草木秋冬不殺,禹曰“木氣勝”,木氣勝,故其色尚青,其事則木。及湯之時,天先見金刃生於水,湯曰“金氣勝”,金氣勝,故其色尚白,其事則金。及文王之時,天先見火,赤烏銜丹書集於周社,文王曰“火氣勝”,火氣勝,故其色尚赤,其事則火。代火者必將水,天且先見水氣勝,水氣勝,故其色尚黑,其事則水。水氣至而不知,數備,將徙于土。」
[9] 第〈四十九難〉實為〈第三十四難〉中《十變》的應用。
[10] 《難經》〈第十八難〉「然:手太陰,陽明金也;足少陰,太陽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陰,少陽木也,生手太陽、少陰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為上部。手心主,少陽火,生足太陰、陽明土,土主中宮,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養者也。
[11] 馮樹勳〈陰陽五行的階位秩序董仲舒的天人哲學觀〉,《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0期,20095月。
[12] 《難經》〈第六十三難〉,「難曰:《十變》言,五藏六府滎合,皆以井為始者,何也?然:井者,東方春也,萬物之始生。諸蚑行喘息,蜎飛蠕動,當生之物,莫不以春而生。故歲數始於春,日數始於甲,故以井為始也。
[13] 《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14] 《黃帝內經.素問》〈平人氣象論〉「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旡胃氣曰逆,逆者死」。
[15] 《難經》〈第十五難〉「胃者,水穀之海也,主稟四時。故皆以胃氣為本,是謂四時之變病,死生之要會也」。
[16] 李建民,《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第三章 醫在天官古典脈學的王官傳統〉,頁125,民877月,台北。
[17] 李建民,《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導論〉,頁6,民877月,台北。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考後中,你的目標在哪裡?

國立中醫,有影無?

中醫為何為了「國立」內戰?